熱門資源
更多>
- 結構工程師輔導 土中應力習題
- 全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歷年考試試題及標準解答 2007-2011年
- 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應試技巧與題解(第七版) 上冊 2015年
- 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公共基礎考試用書 工程經濟與法律法規(第四冊)
- 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資格考試公共基礎考試大綱 2012年
- 注冊結構工程師程序式答題手冊 JG 03-2015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2013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計劃及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3年
- 一級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2) 2020年
- 一級注冊結構師《基礎知識》練習題2 2014年
- 一級結構注冊工程師考試真題詳解(上午) 2012年
一級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2)1、條件相同的四邊支承雙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極限荷載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極限荷載( A )。 A.大; B.小; C.相等; D.無法比較。 2、在確定梁的縱筋彎起奌時,要求抵抗彎矩圖不得切入設計彎矩圖以內,即應包在設計彎矩圖的外面,這是為了保證梁的( A )。 A.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B.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C.受拉鋼筋的錨固; D.箍筋的強度被充分利用。 3、在結構的極限承載能力分析中,正確的敘述是( B )。 A.若同時滿足極限條件、變形連續條件和平衡條件的解答才是結構的真實極限荷載; B.若僅滿足極限條件和平衡條件的解答則是結構極限荷載的下限解; C.若僅滿足變形連續條件和平衡條件的解答則是結構極限荷載的上限解; D.若僅滿足極限條件和機動條件的解答則是結構極限荷載的上限解。 4、按彎矩調幅法進行連續梁、板截面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時,應遵循下述規定( A )。 A.受力鋼筋宜采用I、II級或III級熱軋鋼筋; B.截面的彎矩調幅系數< >宜超過0.25; C.彎矩洞整后的截面受壓區相對計算高度< >一般應超過0.35,但不應超過< >; D.按彎矩調幅法計算的連續緊、板,可適當放寬裂縫寬度的要求。 5、鋼筋混凝土連續梁的中間支座處,當配置好足夠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彎起鋼筋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設( B )來抵抗剪力。 A.縱筋 B.鴨筋 C.浮筋 D.架立鋼筋. 6、承受均布荷載的鋼筋混凝土五跨連續梁(等跨),在一般情況下,由于塑性內力重分布的結果,而使 ( B ) A.跨中彎矩減少,支座彎矩增加 B.跨中彎矩增大,支座彎矩減小 C.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都增加 7、按彈性方法計算現澆單向肋梁樓蓋時,對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載來進行計算,這是因為考慮到 ( C ) A.在板的長跨方向能傳遞一部分荷載 B.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影響 C.支座轉動的彈性約束將減少活荷載布置對跨中彎矩的不利影響 8、求連續梁跨中最小彎矩時,可變荷載(活載)的布置應該是 ( B ) A.本跨布置活載,然后隔跨布置活載 B本跨不布置活載,相鄰兩跨布置活載,然后隔跨布置活載 C.本跨及相鄰兩跨布置活載,然后隔跨布置活載 9、按單向板進行設計( A )。 A.600mmX3300mm的預制空心樓板; B.長短邊之比小于2的四邊回定板; C.長短邊之比等于1.5,兩短邊嵌固,兩長邊簡支; D.長短邊相等的四邊簡支板。 10、按彈性理論計算單向板肋梁樓蓋時,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載來計算的原因是( C )。 A.考慮到在板的長跨方向也能傳遞一部分荷載 B.考慮到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有利影響 C.考慮到支座轉動的彈性約束將減小活荷載隔跨布置時的不利影響 11.進行疲勞驗算時,計算部分的設計應力幅應按( C )。 A 標準荷載計算 B 設計荷載計算 C 考慮動力系數的標準荷載計算 D 考慮動力系數的設計荷載計算 12.下面的( B )情況應將其設計強度進行折減。 更多結構工程師講義試題 點擊下載>>《201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寶典》 A動力荷載作用的構件 B單角鋼單面按軸壓計算穩定的構件 C有應力集中影響的構件 D殘余應力較大的構件 13.結構鋼材易發生脆性破壞的應力狀態是( D )。 A. 三向同號等值拉應力 B. 兩向異號等值正應力 C. 單向壓應力 D. 三向等值剪應力 14.殘余應力對結構的影響是( B )。 A降低構件靜力強度 B降低構件穩定承載力 C增加構件剛度 D減輕結構低溫冷脆傾向 15.Q235鋼的質量等級是按( A )。 A. 強度劃分 B. 厚度劃分 C. 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劃分 D. 不同的硫磷含量劃分 16.鋼材的冷彎性能可檢驗鋼材的( A )。 A. 在單向拉伸應力下塑性變形能力 B. 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工作能力 C. 在復雜應力下的塑性變形能力 D. 在低溫下彎曲時吸收機械能的能力 17.鋼材的強度指標是( )。 A延伸率 B韌性指標 C屈服點 D冷彎性能 18.鋼材的設計強度是根據( C )確定的。 A比例極限 B 彈性極限 C 屈服強度 D 極限強度 19. 焊接結構的疲勞強度的大小與( D )關系不大。 A 鋼材的種類 B 應力循環次數 C 連接的構造細節 D 殘余應力大小 20.反應鋼材的最大抗拉能力的是( D )。 A 比例極限 B 彈性極限 C 屈服強度 D 極限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