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專業知識考試試題模擬訓練 1、 膨脹土地基易于遭受損壞的大都為埋置深度較淺的低層建筑物,因此建筑物的基礎最好采用下述哪種形式較好( )。 A. 片筏基礎 B. 條形基礎 C. 墩式基礎 標準答案: c 2、 紅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A. 高塑性和低孔隙比;土層的不均勻性;土體結構的裂隙性 B. 高塑性和高壓縮性;結構裂隙性和濕陷性;土層不均勻性 C. 高塑性和高孔隙比;土層的不均勻性;土體結構的裂隙性 標準答案: c 3、 黃土最主要的工程特征是( )。 A. 高壓縮性 B. 高孔隙 C. 濕陷性 標準答案: c 4、 黃土的濕陷性系數是指( )。 A. 由浸水引起的試樣濕陷變形量與試樣開始高度之比 B. 由浸水引起的試樣濕陷變形量與試樣濕陷前的高度之比 C. 由浸水引起的試樣的濕陷變形量加上壓縮變形量與試樣開始高度之比 標準答案: a 5、 紅粘土、黃土和軟土具有高孔隙比的特征,試問紅土的工程性質具有哪些特點( )。 A. 具有濕陷性、高壓縮性、強度低 B. 具有濕陷性、低壓縮性、強度高 C. 無濕陷量、低壓縮性、力學性能好 標準答案: c 6、 膨脹土的膨脹、凍土的凍脹和鹽漬土的鹽脹,這三種現象中哪一種現象與土體中粘土礦物成分與含量關系最密切( )。 A. 膨脹土的膨脹 B. 凍土的凍脹 C. 鹽漬土的鹽脹 標準答案: a 7、 黃土地基濕陷程度是根據下述何種指標進行評價( )。 A. 濕陷系數和總濕陷量 B. 濕陷系數和計算自重量濕陷量 C. 總濕陷量和計算自重濕陷量 標準答案: c 8、 粘性土中某點的大主應力為400kpa,其內摩擦角為20°,粘聚力為10kPa,則該點發生破壞時的小主應力為( )。 A. 512.2kpa B. 621.03kpa C. 78.09kpa D. 182.11kpa 標準答案: d 9、 某砂土試樣的天然密度為1.74t/m3,含水量為20.0%,土粒相對密度為2.65;最大干密度為1.67t/m3,最小干密度為1.39t/m3。該土的密實程度為( )。 A 松散狀態 B 密實狀態 C 中等密實狀態 D 硬塑狀態 標準答案: a 10、 大面積地表水體的水位上升時,地表水下土體(均為透水層)中某點的自重應力( )。 A 減小 B 增大 C 不變 D 先增后減 標準答案: c 11、 在對土樣進行土工試驗時,屬于試驗指標的是( )。 A. 干密度 B. 飽和度Sr C. 孔隙比 D. 含水量 標準答案: d 12、 土的三項基本物理性指標為( )。 A 土粒比重、孔隙比、含水量 B 飽和度、干重度、孔隙率 C 含水量、有效重度、孔隙比 D 含水量、重度、土粒比重 標準答案: d 13、 某砂土,d10=0.2mm,d30=1.0mm,d60=1.8mm,該土( )。 A 級配良好 B 級配不良 C 均勻性好 D 分選性差 標準答案: a 14、 某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礎,其寬度為9m,在進行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深寬修正時,b的取值為( )。 A. 3m B. 4.5m C. 6 D. 9m 標準答案: c 15、 在多層建筑中,地基主要受力層的定義應為下列何項所述?( ) A. 直接與建筑基礎底面接觸的土層 B. 直接與建筑基礎底面接觸的土層和樁端持力層 C. 條形基礎底面下深度為3b(b為基礎底面的寬度),獨立基礎底面下深度為1.5b,且厚度一般均不小于5m范圍內的土層 D. 地基沉降計算深度范圍內的土層 標準答案: c 16、 確定建筑物基礎埋置深度時擬考慮下列一些因素: I.工程地質條件; Ⅱ.地基凍融條件; Ⅲ.水文地質條件; Ⅳ.建筑物使用功能; V.建筑物的長度; Ⅵ.場地環境條件; Ⅶ.建筑物的高度。 下列哪一組合包括了所有應考慮的因素?( ) A. Ⅰ,Ⅲ,Ⅶ B. Ⅰ, Ⅱ,Ⅲ,Ⅳ C. Ⅰ,Ⅱ,Ⅲ,Ⅳ,Ⅵ,Ⅷ D. Ⅰ,Ⅱ,Ⅲ,Ⅳ,V 標準答案: b 17、 建筑物的基礎埋深與( )無關。 A.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B. 相鄰建筑物的基礎埋深 C.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D. 結構形式 標準答案: c 18、 當存在相鄰建筑物時,新建建筑物的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礎時,兩基礎間的距離一般取相鄰基礎底面高差的( )。 A. 1~2倍 B. 1.5~2.5倍 C. 2~3倍 D. 0.5~1倍 標準答案: a 19、 對于粉土,當確定其粒度成分時,采用的測定方法為( )。 A 篩分法 B 沉降分析法 C 三軸試驗 D 直剪試驗 標準答案: b 20、 在土力學計算中應當考慮滲流及浮力的作用力,造成這種作用力的因素是( )。 A. 強結合水 B. 弱結合水 C. 毛細水 D. 重力水 標準答案: d 21、高層建筑對地基變形控制的主要特征值是(???)。 A.傾斜; B.局部傾斜; C.沉降量; D.沉降差; 答案:A 22、砌體承重結構對地基變形控制的主要特征值是(???)。 A.傾斜; B.局部傾斜; C.沉降量; D.沉降差; 答案:B 23、對于可不做地基變形驗算的二級建筑物,根據土樣的物理指標得到f0后,再經修正得到fK,其修正系數ψf是考慮(???)因素的影響 A.土樣數量的多少; B.土樣的取值方法; C.土樣的離散性; D.土樣的種類; 答案:C 24、考慮建筑物在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共同作用下,地基失穩的破壞形式有(??),其穩定安全系數分別要求(???) A.整體剪切破壞,沖剪破壞,≥1.1,≥1.5; B.局部剪切破壞,沖剪破壞,≥1.2,≥1.5; C.表層滑動破壞,深層滑動破壞,≥1.2-1.4,≥1.2; D.表層滑動破壞,深層滑動破壞,≥1.5,≥1.3; 答案:C 25、對季節性凍土地區考慮基礎埋深時,在(??)條件下不需考慮凍脹影響 A.基底距地下水位較近; B.地基承載力PK≤130Kpa; C.主要持力層為砂土層; D.主要持力層為密實的粘性土層; 答案:C 26、柱下條形基礎的長度確定不是出于(??)因素的考慮 A.增大底部面積,改善端部地基承載條件; B.調整底面形心位置,使P分布合理; C.改善基礎梁的撓曲條件; D.滿足地基承載力的強度要求; 答案:C 27、筏板配筋構造要求,其縱橫向支座鋼筋應有1/2—1/3貫通全跨,且配筋率≥0.15%,跨中鋼筋按實際鋼筋全部通過是考慮到(???)影響 A.筏板的局部彎曲; B.筏板的柱上板帶彎矩值; C.筏板的整體彎曲; D.筏板的剪力大小和溫度影響; 答案:C 28、某構筑物基礎在設計地面標高處有偏心荷載680KN,偏心矩1.31m。基礎埋深2m,底面尺寸4×2m。則:Pmax =(??)KPa,基底壓力分布圖為(???) A.300.3;三角形; B.405;三角形; C.572;梯形; D.400;三角形; 答案:A 29、柱下條形基礎底部翼板寬度應由(??)確定 A.柱的截面尺寸大小; B.持力層承載力和下臥層承載力; C.砼和鋼筋的強度及配筋量; D.基底壓力的均勻性; 答案:B 30、當樁的l/d較小,樁身穿越軟弱土層,樁端設置在密實砂層,碎石類土層中,微風化巖層中,這類樁應按(? )設計。 A.端承樁; B.摩擦樁; C.摩擦樁型; D. 端承摩擦樁; 答案:A 31、當樁設置于深厚的軟弱土層中,無較硬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或樁端有較堅硬持力層但樁的l/d很大,這類樁應按( )設計 A.端承樁; B.摩擦樁; C.端承摩擦樁; D.摩擦端承樁; 答案:B 32、對于豎向抗壓樁,除應進行豎向承載力計算外,必要時,還需進行( ) A.樁身強度和抗裂計算; B.水平承載力和位移驗算; C.抗拔計算; D.樁基沉降計算和軟弱下臥層及負摩阻力驗算; 答案:D 33、穿越飽和軟土層的樁基,不宜采用( ) A.預制砼方樁; B.H型鋼樁; C.泥漿護壁灌注樁; D.敞口預應力管樁; 答案:A 34、當樁徑( )時,灌注樁在設計中需考慮擠土效應和尺寸效應 A.D≥800mm; B.250mm C.D≤250mm; D.D≥1000mm; 答案:A 35、當樁端持力層為粘性土或粉土時,樁端全斷面進入持力層的深度不宜小于( ) A.1.5d; B.2d; C.1d; D.4d; 答案:B 36、當持力層較厚且施工條件許可時,樁端全斷面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宜達到土層的臨界深度,粘性土、粉土的臨界深度一般為( ) A.(2-6)d; B.(3-10)d; C.(1-2)d; D.(0.5-1.5)d; 答案:A 37、對樁數不超過3根的端承樁和非端承樁,根據靜載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時,基樁的豎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A. R= Quk/rs+ Qpk/rp; B. R= Quk/rsp ; C. R=ηspQuk/rsp +ηcQck/rc; D. R=ηsQsk/rs+ηpQpk/rp+ηcQck/rc; 答案:B 38、根據土的物理指標與承載力參數之間的經驗關系,對于d≥800的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計算公式為:(??) A.QUK=μ∑qsikli+qpkAp; B.QUK=λsμ∑qsikli+λpqpkAp; C.QUK=μ∑ψsiqsiklsi+ψpqpkAp; D.QUK=μ∑qsikli+ψpqpkAp; 答案:C 39、綜合確定一級建筑物樁基單樁豎向承載力標準值時,必須采用( )方法 A.現場靜載荷試驗; B.靜力觸探; C.標準貫入; D.經驗參數; 答案:A